獎狀裡的教育變遷

2020年05月06日08:08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江佳佳 吳昌輝

4月21日,雨后的石阡縣五德鎮地印村,遠山如黛,薄霧飄渺。村委會旁的辦公室裡,70余名貧困戶正在接受農業產業技術培訓,擔任臨時“校長”的老支書朱恩國拿著花名冊清點人數。

“他們愛開玩笑,都喊我校長。”將手頭的事情忙完,熱情好客的朱恩國帶著記者來到家裡,老房子的牆壁上依稀保留著幾張20多年前的獎狀。

“這張是1994年,大兒子在地印小學讀書得的,那張是2002年在石阡念中學得的。”泛黃的獎狀將朱恩國的思緒拉回到1999年,那時兩個孩子進入中學,為了供娃娃上學,他種過烤煙、賣過雞蛋,無數個起早貪黑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不光是大人苦哦,兩個讀書娃娃也不容易。”指了指四面環繞的大山,朱恩國說,“以前出村的路崎嶇不平,孩子們去10公裡外的五德鎮讀書,要走3個多小時。”

“原來條件不好,娃娃們在學校的三餐隻能從家裡背米帶菜,二三十斤的包壓在肩上,大人隻能悄悄心疼。”前來串門的村民鄧朝用接過話茬。

“求學的路再苦,也比輟學強。那些年,有些孩子因為沒進學校,悄悄抹眼淚。”在朱恩國的記憶裡,讀書,是夢想。

“在農村,隻能和土地打交道﹔去打工,又要吃沒文化的虧。”貧困的枷鎖,曾讓鄧朝用接連嘆息。

然而,這一切都已悄然變化。

“五德鎮基礎設施改善后,孫輩們都能安穩地坐在教室裡念書。”朱恩國說,在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下,地印村世代貧困的歷史已經改寫。

“誰說不是呢,就拿地印小學來說,以往老舊的教室,逢雨便漏,如今遇上了好政策,不僅教學樓改造一新,還配套了籃球場、食堂、圖書室等,成為地印村最氣派的建筑。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走進村小,孩子們還會說英語,每天回家練習時嘰裡呱啦的,太好玩了。”聊到興起,鄧朝用樂開了花。

“那可不,你看看誰家孩子現在沒書念?上學還走路?還背米帶菜?娃娃們不僅都進了學堂,在家門口就能坐上車,學校還有營養餐,幸福著哩。”說到這些,朱恩國和鄧朝用相視一笑。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也是徹底拔掉窮根的良方。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強力推進,五德鎮全面落實高中以下幼兒央補資助、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營養改善計劃生活補助政策,2018-2019年度,該鎮6-16周歲適齡生2458人,無一人輟學,451名高中以上學子享受省教育精准扶貧資助149.974萬元。

全面解決教育保障突出問題,精准發力,攻堅克難。2019年,石阡縣共發放各類資助資金9681.026萬元,惠及171287人次﹔實施項目45個,總建筑面積132932平方米,投入資金52346.636萬元﹔該縣義務教育階段無一例學生因貧輟學,教育普及程度顯著提升。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