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生態養殖實現畜牧產業量質兼顧

2020年04月28日10:0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印江網消息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把畜牧產業生態循環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規模化養殖場,走出一條有特色的生態畜牧產業之路。

在印江縣新寨鎮茶園村,該村自2019年起,以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成立養牛合作社,從外地引進42頭西門塔爾牛開始搞起了畜牧養殖業。

在茶園村村主任宋地軍的記憶中,傳統的養牛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以前養的牛是用復合肥、尿素種植的草來喂,這樣養出來的牛雖然長得快,但是對牛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對土壤也有一定的損害,會使土壤變得貧瘠。

自從引進西門塔爾牛后,茶園村便開始在牛的排泄物循環使用上下功夫,流轉了數十畝土地,專門利用牛的排泄物種植牧草,搞起了生態養殖。“我們將它的糞便放在堆糞池中,把它尿、糞分離,尿就用水泵抽到田地中灌溉,堆糞池把牛糞堆起發酵,20天以后它就干了,拿起又輕鬆,洒在土裡又衛生,也把土壤改善了,環保也解決了。”茶園村村主任宋地軍說道。

茶園村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貧瘠,不利的地理因素導致不能建大型的集中養殖場,該村計劃因地適宜以散養為主,發動群眾主動參與代養肉牛。

據介紹,茶園村生態養牛共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由合作社將牛崽購進,把牛崽喂養一段時間,熟悉了茶園村的環境氣候之后,再給有能力飼養的老百姓飼養。老百姓到合作社來稱牛,老百姓領取喂了過后增長的部分合作社再補足中間差價從老百姓手裡購買﹔第二種模式是合作社提供牛種,老百姓負責代養。

為了提高牧草的營養,讓牛長得快,今年初,該村還引進了新的牧草品種。同時,充分利用牛的糞便,節約成本並提高牛產量。“我們在各點建一個小型的化糞池、堆糞池,這個排泄物就拿來種牧草,又回到我們地頭,我們現在種的牧草是“桂牧一號”,它需要的就是牛的排泄物,這也解決了排泄物污染環境的問題,同時我們也就不用買肥料了,這樣做牧草長得很好,用來喂牛,實現了循環利用。”茶園村支書廖柏軍說道。

同樣在紫薇鎮官寨村,由本村的致富帶頭人代傳航2016年開始建的養殖場如今發展得有聲有色,僅2019年,養殖場就賣出了80多頭牛和230多頭豬,總利潤就達到110多萬元,同時還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

養殖場附近有700畝的茶園和經果林,考慮到肥料的循環利用和環保,代傳航購買了先進的干濕分離機,專門處理糞便的二次使用。牛的尿液進行無害化處理后,噴到草場和果園,不上化肥,粗料進行發酵后,直接上到茶園區,作有機肥使用,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雙豐收”。(印江融媒體中心 盧益欣 聞鬆鬆)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