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喚醒這片千年沉寂的土地

——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奏響春天的交響

2020年04月25日08:47  來源:貴州日報
 

時下,畢節市大方縣貓場鎮的瑪瑙紅櫻桃大面積成熟,各地的櫻桃園裡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近年來,貓場鎮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大力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和引導群眾種植本地優質的瑪瑙紅櫻桃3萬余畝,年產值達到億元以上。 通訊員 羅大富 攝

四月的烏蒙,生機勃勃。

4月19日,站在海拔2600米的威寧自治縣雙龍鎮高山村的西涼山觀農台鳥瞰,鋪了地膜的萬畝大地“銀裝素裹”。“貴陽市農投公司在這裡投資種植夏秋冷涼蔬菜。眼下正是菜苗移栽季節,每天需要上千勞動力,我們正大力組織。”雙龍鎮有關同志介紹。

而在城郊的五裡崗街道,總投資25億元、佔地1465畝的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正如火如荼施工。按計劃,這個物流園一期工程首開區將在6月30日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西南最大的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全縣蔬菜將在這裡分揀、包裝、打冷,銷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

與物流園建設和蔬菜產業相輝映,威寧全縣200萬畝馬鈴薯吐出新綠,50萬畝經果林生長茂盛,40萬畝中藥材在一個個壩區連片種植……

17萬平方公裡的黔中大地上,產業革命“八要素”全面推進,12個特色優勢產業齊頭並進,向著最后的貧困發起了全面總攻,向著鄉村振興開啟新征程。

“產業革命”高歌猛進

納雍縣厙東關鄉,正是瑪瑙紅櫻桃成熟季節。陶營村村民魏琴家種了50畝瑪瑙紅櫻桃,忙著組織採收櫻桃的她高興地說:“今年瑪瑙紅櫻桃畝產1000多斤,每畝收入近萬元。”

漫山生態綠,孕育幸福紅。在河谷地帶發展櫻桃,成為納雍縣立足當地土壤、氣候條件,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產業選擇。目前,全縣櫻桃產業已經發展到15萬畝,成為百姓增收的“開春第一果”。

河谷種櫻桃,坡地種茶葉、中藥材、刺梨,山上養牛羊,林下搞生態種植和生態養殖,壩區種蔬菜、辣椒、食用菌,畢節市12個特色優勢產業生機勃發,成為貴州實施農村產業革命的生動實踐。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的關懷和諄諄教誨,為貴州決勝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2018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全省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

貴州生態環境良好,資源稟賦得天獨厚。但是92.5%的國土面積是山地和丘陵,山高坡陡,耕地破碎,獨特的地形地貌,制約了貴州農業的發展。曾經,貴州農業“樣樣都有,樣樣都不成規模”。

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扎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著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迅速實現規模化,推進更大規模的黔貨出山。

產業革命隨即打出一套“八要素”組合拳——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八要素”成為推動農村產業革命走深走實的“秘訣”。

2019年2月,貴州出台《省委省政府領導領銜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制度》,成立12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12位省領導分別領銜推進12個特色優勢產業。

為確保12個產業的科學健康持續發展,貴州建立了“一個重點產業、一個工作專班、一個技術團隊”工作機制,在全國聘請院士作為產業發展顧問,在省內組織專家組成專業團隊,貴州大學和貴州省農科院分別成立了12個專家團隊,並制定技術方案支持農村產業革命。組織萬名農技人員,對12個特色產業品種,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農村產業。

12個特色優勢產業超常規推進,迎來貴州農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

“六個轉變”步履堅實

“再過半個月,我投資1000多萬元的蔬菜加工中心能夠投入使用,能長期解決家鄉100多人的穩定就業。”

4月24日,產業基地建在家鄉大方縣興隆鄉的貴州張氏雲貴蔬果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天榮告訴記者,經過5年來的探索實踐,他的蔬菜銷售已經“從產地到市場”邁向“從產地到餐桌”的訂單銷售,通過產地集散市場的蔬菜集中配送,不僅銷售家鄉基地上的1000多畝蔬菜,而且還能輻射100公裡的半徑。

通過2年多的努力,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業產業“六個轉變”步履堅實:

——從自給自足向參與現代市場經濟轉變﹔

——從主要種植低效玉米向種植高效經濟作物轉變﹔

——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

——從“提籃小賣”向現代商貿物流轉變﹔

——從村民“戶自為戰”向形成緊密相連的產業發展共同體轉變﹔

——從單一種養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

據統計,2018年貴州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276.74億元,比上年增長6.8%,為六年來最快增速,增速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增加值排全國第12位,農業發展進入全國中上游水平。

2019年,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再創新佳績。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408.03億元,比上年增長5.7%。

12位省領導領銜推進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產業規模擴大、產量整體增長較快,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助農增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主導作用日益彰顯。

其中,全省茶園面積700萬畝,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

辣椒種植面積512萬畝,產量680萬噸,產加銷全國第一﹔

食用菌裂變式發展,產量113.8萬噸,邁入全國第一梯隊﹔

藍莓、李子種植面積全國第一﹔

獼猴桃、火龍果、刺梨等產業名列全國前茅﹔

百香果從無到有,產業規模躋身全國前三﹔

太子參產量佔全國需求量40%,初具全國定價權……

壩區農業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壩區平均畝產值7500元以上,同比增長30%以上﹔壩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以上。

農業綠色發展獲得新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合格率99.9%。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突破100個,認証綠色食品累計達到262個。

今年一季度,貴州農業逆勢上揚。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2.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全省蔬菜總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3%,茶葉總產值增長20.0%,園林水果總產值增長22.2%。

“利益聯結”帶富萬家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

這樣的難題,在貴州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實踐中得到破解。

日前,記者走進赫章縣鬆林坡壩區,數百名村民正忙著採蔥、栽蔥、沖洗、運輸,一派繁忙景象。有人一邊勞作一邊用當地山歌唱道:“鬆林大壩寬又寬,種上香蔥我喜歡。政企合力發展好,群眾不愁吃和穿。”

群眾所唱的,正是鬆林坡壩區香蔥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帶動農戶入股分成、務工增收的組織方式。鬆林坡鄉黨委書記周燚算了筆賬:香蔥基地每年種植3季,每季每畝產量4000斤,工人的工資按計件發,人均日工資8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在萬元左右。

這其中的法寶,正是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有了穩定的收入,鄉親們正擼起袖子加油干,“蔥”向幸福生活。

赫章縣在此基礎上,總結探索出了產業扶貧“11235”利益聯結分紅模式:1名縣級領導聯系幫扶,產業基地聯結100戶貧困戶﹔鄉級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00萬元,年均分紅20萬元給貧困戶﹔縣級每1000畝投入300萬元,用於完善基地配套設施,年均分紅3萬元給涉及村壯大集體經濟﹔貧困戶以5萬元特惠貸入股,企業年均分紅5000元給貧困戶,連續分紅5年。

五年來,赫章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8.4萬人,其中通過發展核桃、蔬菜、中藥材等產業,帶動貧困農戶3.6萬戶14.91萬人、實現減貧10.5萬人,貧困人口發生率從27.19%下降到3.26%。

在貴州,走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像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普定縣探索“一村一公司”發展模式,構建縣鄉村三級公司運營機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村企合一”的發展新路子。

貴陽市烏當區羅庄村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發展石斛產業,引進企業建設基地、發展種植、銷售產品,村合作社負責林地流轉、村民入股、技術培訓、基地用工等事宜。2018年實現戶均增收萬元以上。

……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9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5%,57個縣摘帽退出,由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為全國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

這其中,農村產業革命居功至偉。

據統計,2018年,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帶動貧困戶45.5萬戶160萬人,戶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4元。2019年,農村產業革命共帶動111.8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殲滅貧困”志比金堅

3月31日,貴州召開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會議要求,要全力解決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兩個當前農業發展的重點問題,深入分析和敏銳把握當前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帶來的機遇,把農村產業革命大規模種植養殖的優質農產品賣出去、賣出好價錢,完善農產品保底價格收購、農業政策性保險等措施,確保貧困戶增收脫貧。

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全面推行產業革命“八要素”,深入推進思想觀念、發展方式、工作作風的根本性轉變,為農民穩定、可持續脫貧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全力支持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制定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村產業革命20條、推進春季農業生產和農業企業復工復產13條,從項目資金、企業減負、金融支持、用工保障、防疫物資保障等方面支持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春季農業生產。

大力發展今年種養、今年見效的特色優勢產業。繼續實行12位省級領導干部領銜推進12個特色優勢產業制度,每個縣聚焦1-2個產業,迅速擴大規模,實現裂變式發展。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林特產業。穩定水稻種植面積,實施“稻+”多種模式,提升綜合產出效益。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民充分得到實惠。

著力解決疫情影響扶貧農產品銷售問題。組織省內186家團餐配送企業批量採購農產品,開展農產品進機關、進軍營、進企業、進社區、進超市活動,結合學校復學情況加強校農對接。拓寬省外重要目標市場和對口幫扶城市銷售渠道,努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發展農村電商平台銷售。

很多縣委書記、縣長紛紛走進網絡直播間,開啟直播帶貨模式,成為產業革命新“網紅”。

誓將奮勇殲余困,不使脫貧少一人。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堅決把責任扛在肩上、把承諾記在心中、把工作落在實處,把軍令狀兌現在農村產業革命第一線,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瑩 陳毓釗 鄧鉞潔)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