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田野山間唱響春耕生產歌

2020年04月07日11:2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中藥材種植。羅薇 攝
中藥材種植。羅薇 攝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天。

防疫情、保春耕成為兩個工作重點,確保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兩不誤”是所有“庄稼人”的目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六盤水市全面落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狠抓“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統籌推進春耕生產,農業農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涼都,處處是繁忙的勞作景象。

水城縣順場鄉呈現一幅茶葉採摘忙的景象。順場鄉現種有茶葉10000余畝,每天參與採摘農戶上百人。

眼下正是“涼都三寶”之一的早春茶採摘、制作的最佳時節,全市范圍的各個茶葉基地裡正如火如荼生產早春茶。結合疫情防控和市場需求實際,茶葉基地復工採收,本地返鄉民工參加培訓,就近就地務工,因地制宜實施“機械採”和“人工採”,推動加工、包裝、倉儲及運輸進度,在把控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廣泛開展產銷對接。 

春季收獲的不光是茶葉,還有食用菌。

水城縣楊梅鄉姬官營村的菌種場於2月9日正式復工復產。4000余個標准化生產大棚,香菇、姬菇、秀珍菇、羊肚菌等多個菌種陸續進入採摘期,附近村民每天採摘忙不停。

“我40多歲了,又不識文化,出不了遠門,在這個基地上班快一年了,學到了技術,收入也高,而且還能照顧小孩讀書,農忙時節也能顧得上。”在生產車間裡楊梅鄉姬官營村貧困戶陳文婷說。

據水城縣菌種場負責人介紹,今年將實現產值8.25億元,實現利潤1.2億元,全產業解決貧困戶及固定就業人員630人,臨時用工3500人。

按照產業革命“八要素”和“六個轉變”要求,六盤水市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推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去冬今春,全市獼猴桃計劃種植2萬畝﹔新增刺梨種植9.58萬畝,刺梨種植達120.48萬畝﹔茶葉種植面積31.46萬畝,投產茶園25.85萬畝。全市已採摘茶青25.83萬斤,生產干茶5.67萬斤。蔬菜在田面積22.81萬畝,今年以來新增蔬菜種植面積12.3萬畝,為全年任務110萬畝的11.18%。食用菌種植0.24萬畝(億棒),佔種植計劃1.1萬畝(億棒)的21.82%。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1.7萬畝。

春耕時節,還組織專家185人到87個鄉(鎮)及企業開展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服務等指導。同時以視頻、講座等形式開展“線上”管護宣傳指導,做到產業技術指導全覆蓋。

“低海拔的好田好土,都種上了更具有經濟價值的替代作物。”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何波說。“高海拔地區最適合種植的正是已經被‘主糧化’的馬鈴薯。”

水城縣陡箐鎮土發村平均海拔高度為1700米,年均氣溫11至14攝氏度,屬高山冷涼山區,是馬鈴薯種植最適宜的區域之一。

“今年土發村種植馬鈴薯預計畝產達到3000斤,總產量達30萬斤,可帶來30萬元的馬鈴薯銷售收入,讓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土發村第一書記駱科印說。

“高產馬鈴薯示范項目的實施,目的是通過項目的實施,將農民的發展目光再度吸引到土地上來,在完成低效農作物調減任務的同時,保障主糧安全,推動鄉村產業發展。”何波說。全市已種植馬鈴薯131.24萬畝,佔計劃種植130萬畝的100.95%。

在楊梅鄉楊梅村,一株株嫩綠的白芨苗,被整齊有序地栽種於泛著清香的泥土之中。

“白芨、金銀花本身就是喜陰的作物,選擇這個點作為我們的種植示范基地,是因為這裡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於這兩種中藥材的種植。”楊梅鄉科技副鄉長左方龍說。

去年以來,六盤水市低效作物調減穩步推進,堅持“一縣一業”,按照“能退盡退、應調盡調”的原則,以壩區、25度以上坡耕旱地、50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區域為重點,調減低效作物種植28.19萬畝。全市糧食作物種植281萬畝、產量62.4萬噸。全市低效作物調減流轉土地9.21萬畝,佔調減計劃的32.67%﹔共落實經營主體199個。

說起這個不同以往的春耕備耕季,何波說有兩大特點:“首先是受疫情影響,留在家裡的勞動力充足,使得復工后的春耕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

成立了春季農業生產指揮部,下設9個工作組,統籌推進、統一指揮春耕生產。“這是全省唯一一個。也是我市春耕生產的特點之一。” 

在當前春季生產的重要時機,六盤水市提前謀劃、全面落實全年糧油菜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布局。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的種子、種苗、肥料、農膜、農藥等物資儲備工作,加強農資儲備調運監管,做好農機調配,努力搶抓農時。做好春季田間管理,加強農業特色產業的補植補種和日常管護。

此外,疫情期間,六盤水市還強化了“菜籃子”生產保供。加快推進蔬菜產業“三大工程”,新增河谷壩區蔬菜基地0.6萬畝,發展高山坡地冷涼蔬菜5.8萬畝﹔新建13萬個以上“小康菜園”,實現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全覆蓋。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快推進溫氏、大北農等重點項目建設,嚴格控制生豬違規外流,全力保障我市生豬供應。   

目前,全市已准備馬鈴薯種薯21.46萬噸,佔預計總需求的100%﹔雜交水稻和玉米種子1059.9噸﹔農膜868.3噸﹔農藥(有效成分)98噸﹔肥料11.29萬噸(折純),能滿足當前春季農業生產。( 羅薇)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