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陽光 溫暖人心

2020年01月02日09: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新疆阿勒泰阿熱勒邊境派出所民警巡邊踏查。

王友波攝(人民視覺)

圖②:河北秦皇島海港區開展“憲法知識進校園”活動。

曹建雄攝(人民視覺)

圖③: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小學生上法治課。

林 升攝(人民視覺)

圖④:安徽省廬江縣交警在風雪中指揮交通。

左學長攝(人民視覺)

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回首2019年,法治中國建設步履鏗鏘,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9年我們看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一大批黑惡勢力及其背后保護傘被依法嚴懲,滌蕩污泥濁水、掃出朗朗乾坤﹔破解執行難不斷推進,公平正義得以捍衛,法律權威得到彰顯﹔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入推進,讓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法律援助范圍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質量不斷優化。法治所散發出的光芒,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溫暖著社會每一個角落。

2020年,法治中國的明天,必將更美好!

——編 者

“團圓”系統

失蹤的孩子找到了

人民日報記者 張 璁

“我兒子不見了,幫幫我們!”不久前,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西三旗派出所接到張先生報警求助稱兒子失聯,一家人急得團團轉。

“要盡快將孩子尋回,我們就想到了‘團圓’系統。”民警在成立專案組的同時,將孩子的年齡、體貌特征、衣著特征等信息,同步放上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團圓”系統。

“團圓”系統的協查信息發布沒多久,很快就有近300名熱心網友與民警聯系提供線索。當天22時,海澱區一位教師向“團圓”系統提供了一張照片,經核實與張先生的兒子信息很相似,最終民警據此找到孩子。

“看見張先生緊緊抱住孩子的那一刻,我懸了一整天的心終於落地了。”經辦民警史洋說,“團圓”系統為民警和群眾建立了溝通渠道,“通過這個平台,我們能接收到更多群眾提供的線索,再經過迅速排查,就能更快地找到孩子。”

在“團圓”系統上,團圓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2019年3月18日17時許,失蹤兒童嬌嬌在看到“團圓”系統推送其本人走失信息后,自行返回家中﹔林林於2019年8月2日晚在廣西某國道被長途貨車司機發現后報警,隨后貨車司機將其送回四川成都老家……

“‘團圓’系統是公安部為適應‘互聯網+打拐’的時代要求而開發。”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副主任孟慶甜介紹,每當發生兒童失蹤或被拐案件時,關聯人向當地派出所報案,派出所民警就可以在立案並審核后,由民警登錄“團圓”系統上傳失蹤兒童的相關信息,如果有嫌疑人線索,可以同時上傳嫌疑人照片或體貌特征。

隨后“團圓”系統以兒童失蹤點為圓心,通過25個熱門APP,向特定半徑內的應用用戶推送全民協查消息,通過發動群眾力量,為警方提供失蹤兒童線索。“‘團圓’系統旨在通過警企合作、警民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保護兒童安全成長的橋梁。”孟慶甜說。

法律援助

和公司的糾紛調解了

人民日報記者 魏哲哲

“勞動關系順利解除,拖欠工資也都拿到手了!”2019年12月13日,張曉莉(化名)在法律援助律師的幫助下,終於討回4800余元的血汗錢。

2018年4月,21歲的張曉莉離開農村老家來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打工,在一家健身房當教練。“干了半年左右,我舊傷復發,於是向公司申請了離職。不過公司沒有批准。”張曉莉說。當她再次申請離職時,公司經理表現十分強勢:“要麼繼續干,要麼馬上走,公司不會給你工資。”

在和公司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張曉莉無奈找到石家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咨詢,並申請了法律援助。2019年11月8日,北京市尚公(石家庄)律師事務所兩名律師接到指派,承擔法律援助工作。

兩位律師幫張曉莉分析案情並申請勞動仲裁。經過全面梳理案情,兩位律師認為獲取和收集更多有力証據是關鍵。“健身房有健身教練的宣傳介紹展板,我們建議張曉莉及時拍照取証﹔健身會員與健身房的合同上也會有教練的簽字,經過溝通,不少會員也表示願意作証。”律師劉換梅說,有了律師出面交涉,再加上收集到的証據,公司態度有了軟化,表示願意溝通協商解決。考慮到仲裁、訴訟耗時較多、成本較大,張曉莉希望通過調解解決。2019年12月13日,在律師的幫助下,張曉莉和公司達成了解除勞動關系的調解協議,公司也支付了拖欠的工資。張曉莉對處理結果很滿意:“有了律師幫助,感覺有了依靠,心裡很溫暖。”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年輕人從農村走向城市。與老一代進城務工人員不同,他們的工作內容更為多樣化,對於法律的訴求也更加多元。張瑞強律師說:“這對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加強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司法救助

困難家庭領到救助金了

人民日報記者 彭 波

一名在深圳打工的貴州小伙金某不幸遇難,一個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之際,相隔千裡、素昧平生的一群人齊心協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來自貴州偏遠山區21歲的金某與老鄉韓某在同一個工廠打工。韓某因在手機上炒黃金賠了錢,懷疑是金某詛咒的緣故,於是買了一把水果刀,找金某理論,並在沖突中將其殺害。

案情很快水落石出,韓某是精神病人,本次犯案也是受精神病症影響,但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能力。因此,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韓某有期徒刑13年。

刑事案件塵埃落定,但一家人卻因為金某去世而一下子陷入困境。金某出生在貴州省一個少數民族家庭,年幼時,患有智力障礙的母親就離家出走、下落不明。金某的父親和叔父均患有智力障礙,家裡還有年近八旬的祖母韋某。金某在深圳打工的收入,是一家人最主要收入來源。

“在辦案時,我們發現金某家庭的情況符合司法救助的情形,因此主動向負責辦理司法救助案件的刑事申訴部門移送救助線索。”深圳市檢察院公訴部檢察官孫明宙說。刑事申訴檢察部檢察官胡映煒受理了該案,幾經周折,終於與金某的族親取得聯系,主動告知其可以為金某一家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並詳盡地指引其收集所需的相關材料。

然而,辦理這起司法救助案件的難度超乎胡映煒的想象。被救助人遠在千裡之外的貴州邊遠山區,無法到深圳親自申請。而金某一家隻有年邁的韋某正常健全,但她不會寫字、不會說普通話,甚至不會使用電話,無法用通信工具與檢察官進行溝通。

胡映煒聯系了貴州省都勻市檢察院,素未謀面的孫媛檢察官熱情地幫助聯系當地政府部門,促成了檢察機關與扶貧部門救扶銜接的直接對話。

最終,由深圳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林雄帶隊,到金某家實地調查。在當地檢察院代表,鎮、村兩委代表以及精准扶貧對口幫扶聯系人等第三方代表共同見証下,林雄將12萬元司法救助金親手交到韋某的手中。

“老太太不斷說著‘謝謝’,這是她唯一會說的普通話。當我們離開時,老太太一直把我們送到村口。”胡映煒說,深圳市檢察院與金某一家的對口幫扶聯系人葉曉娟始終保持著密切聯系,時刻關注著他們的后續幫扶情況。在多方努力推動下,金某一家各項扶貧措施及時精准落地,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脫貧目標。

法院執行

拖欠一年的工資拿到了

人民日報記者 徐 雋

“這下大伙兒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2019年12月17日一大早,在福建石獅務工的孫民等5人匆匆走進石獅市人民法院,從執行局局長洪彥偉的手中拿到了被老板拖欠近一年的工資。

“服裝廠倒閉,老板蘇某‘跑路’,后來告到法院他還要耍賴。大伙兒都以為這些血汗錢肯定‘打了水漂’,多虧法官千方百計替我們想辦法,這才有了希望。”孫民說。

蘇某拖欠工資被判決支付后,仍然拒不執行。石獅法院將其納入失信黑名單,對其採取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費、網絡曝光等措施。迫於壓力的蘇某隻得主動籌集資金,償付工人工資。

2019年年末,一場代號為“暖冬”的涉民生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在福建三級法院同步開展。全省法院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案件、重點人群,通過開辟綠色維權通道,落實暖心執行舉措,加大對追索勞動報酬、贍養費、扶養費、撫恤金、醫療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工傷賠償等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努力破解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

在行動中,福建法院落實民生案件執行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優先發放執行款的“三優先”原則,對有財產線索的一律依法核查﹔符合條件的一律納入失信名單或者限制高消費名單﹔拒不執行法律義務情節嚴重的,一律依法嚴懲的“三個一律”,打出一套有力度、有速度、有溫度的系列“組合拳”,切實解決生活困難當事人操心事煩心事。

在專項行動中,福建法院綜合運用罰款、拘留、追究刑事責任等措施,加大對規避、抗拒執行行為打擊力度,扎緊懲戒失信的制度籠子。

版式設計:張丹峰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02日 19 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