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正常細胞零損傷 新型納米武器精准打擊癌細胞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曦 通訊員任楊 郝楚蔚)傳統癌症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近日,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趙燕軍、王征團隊設計了一種基於細胞鐵死亡機理的新型納米藥物載體,其具有選擇性、廣譜性等特點,有望在對正常細胞“零損傷”的前提下,高效消滅實體腫瘤細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納米研究》(ACS Nano)雜志上,為人類戰勝癌症帶來新的希望。…
父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子女該如何預防? 父母患有高血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子女也會患上這類疾病嗎?該如何預防?今天,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三科醫生東瀟博和大家聊聊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預防措施。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腦梗塞(死)、腦出血、心肌梗塞(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共同特點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不是遺傳性疾病,這種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隻要我們認識到疾病的危險因素,預防各種危險因素就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且越早預防,效果越好。…
冷空氣到貨 注意防寒保護血管 最近幾天,氣溫開始下降,特別是早晚溫差大。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治未病專家彭康教授提醒,大雪節氣已過,冬天素來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冬春水痘高發 疫苗接種正當時 隨著一波波寒潮南下,廣東也進入冬春季。日前,廣州市預防醫學會主辦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下傳染病防控研討會,專家提醒,冬春季節,除了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腮腺炎、麻疹、風疹、水痘等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也要預防。…
國家藥監局: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轉換為非處方藥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董童)今日,國家藥監局於官網發布的《關於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証和審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騰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顆粒兩個藥品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品種名單及其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一並發布。…
懷疑“中招”染“艾”? 72小時內抓緊阻斷 很多人談“艾”色變,對艾滋病病人“敬而遠之”。怎麼檢測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懷疑“中招”怎麼辦?來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潘興飛怎麼說—— 一起吃飯會被傳染嗎? 不用緊張,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如果不是和艾滋病病人發生過性關系或者和別人進行過高危性行為,沒有和艾滋病病人有過血液接觸,基本上是安全的。…
血壓不聽話做套降壓操 11種食物降血壓 編者按: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此病一般起病緩慢,患者早期常無症狀,或僅有頭暈、頭痛、心悸、耳鳴等症狀,表面上看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實際上是引發心、腦血管和腎病變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如果治療不當就會變成較嚴重的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功能衰竭等這些常見高血壓並發症。…
“酸甜苦辣它先嘗”這麼多年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編者按:“身體細長,兄弟成雙,隻愛吃菜,不愛喝湯,酸甜苦辣它先嘗”……筷子,作為中華飲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樣式繁多,用法講究。那麼,各種筷子有什麼特點?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風險?該如何健康用筷呢? 哪種材質的筷子最好 竹筷和木筷 分別以竹子和樹木為原材料制成的筷子,材質天然,是最常見的筷子之一,也是推薦使用的筷子。…
隻靠治霾,空氣質量很難大幅改善 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發生了6次區域性空氣污染,藍天保衛戰成效顯著但依然任重道遠。12月2日,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主辦的第28期“氣候沙龍”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強調,未來我國空氣質量標准不斷提升將給生態環境治理帶來嚴峻挑戰。…
堅持“人物同防”升級發熱門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08日 第 09 版)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加速上升態勢,國內個別地區仍有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冬季疫情防控及發熱門診設置管理有關情況。…
科學健身,讓女性遠離運動損傷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楊娜 ■ 實習生 侯昌赫 近日,“神仙姐姐”劉亦菲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健身照片,她單手做著平板支撐,並對鏡自拍秀美背,還與網友互動:“你們平板多久啦?”近年來,平板支撐、瑜伽、“擼鐵”等運動健身項目風靡一時,受到包括明星在內的許多女性青睞。那麼,是否所有人都適合練平板支撐、瑜伽或其他類似運動?練平板支撐時間是越長越好嗎?這些時尚運動中有哪些易被忽略的健康隱患?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近日採訪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管康復師苗欣博士。…
國家藥監局:板藍根咀嚼片轉換為非處方藥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董童)日前,國家藥監局在官網發布《關於板藍根咀嚼片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出,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論証和審定,板藍根咀嚼片由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品種名單及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一並發布。…
上萬個女性眼瞼細胞“吐露”衰老的秘密 本報記者 張佳星 神仙水、膨膨水、極光水……減齡神器的新概念一輪又一輪﹔抗藍光、三重抗皺、密集修護……這些功能裡哪個最給力? 無論輕熟女還是“白骨精”,弄潮女性最關心的問題卻總是同一個——究竟是什麼決定了年輕態? 11月25日,我國科學家在《發育細胞》雜志上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用目前精度最高的生物技術對這個關鍵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我們對35678個眼瞼皮膚細胞進行了單細胞測序,獲得了大約530個GB的數據。…
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志3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或有助於解釋在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症狀,並為感染的診斷和預防措施提供借鑒。…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后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
冬季謹防心腦血管病來襲 預防牢記這些法寶 編者按:進入冬季,天氣變化明顯,心腦血管疾病也進入高發期。北京東城中醫醫院國家級名老中醫武澤民表示,入冬后,一是部分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血壓容易驟然升高,一些既往有腦血管病變患者極易誘發卒中,也就是中風。…
肺結核體檢結果將納入學生健康檔案 為減少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流行,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其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第三批國家集採藥品在全國落地 55種藥品平均降價達53% 隨著廣東、廣西、雲南3省區啟動實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的55個品種藥品已在全國公立醫院落地。本次中選藥品平均降價達53%,按約定採購量計算,每年相關費用將從集採前的232億元下降至37億元。…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舉辦艾滋病預防知識講座 本報訊 12月1日,貴州大學明德學院健康管理系舉辦“攜手防疫防艾、共擔健康責任”艾滋病預防暨新冠疫情防控知識講座,吸引350名學生參加。 據悉,舉辦此次講座,旨在進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加強學生公共衛生防控知識教育,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
血管堵到啥程度放支架(名醫講堂)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4日 第 19 版) 一名患者在醫院做檢查時發現冠狀動脈血管狹窄,螺旋CT結果顯示堵得有點嚴重,但是運動試驗提示缺血面積不大,所以醫生不建議放支架。其實,是否需要放支架,主要考慮狹窄程度問題。…
讀懂醫生辛苦 增進醫患信任(無影燈)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4日 第 19 版) 近日,陝西西安一名醫生發了一段手術后喝葡萄糖水的視頻,引起網友的熱議。有人質疑:“這瓶葡萄糖誰付錢?”也有人說:“醫生夠辛苦了,喝瓶葡萄糖還不行嗎?”還有人買了6箱飲料專程送給這位醫生,並說:“以后別喝葡萄糖了,我知道不好喝。…
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焦點)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4日 第 19 版) 2018年,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制定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
強化發熱門診在疫情預警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本報記者 金振婭《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4日 03版) 本報北京12月3日電(記者金振婭)在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發熱門診是當前發現病例的主要渠道之一,像北京、大連、上海等地出現的疫情,第一個病例都是在發熱門診發現的,在傳染病監測預警和哨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焦雅輝介紹,發熱門診是2003年非典以來形成的一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