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扒龍舟

扒龍舟

 

挂艾草與菖蒲

挂艾草與菖蒲

 

佩香囊

佩香囊

 

端午浴

端午浴

 

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傳統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的龍圖騰祭祀 [6-7] ,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策劃編輯:陳晶晶
分享到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貴州萌娃:游戲學民俗 趣味識端午(高清組圖)

  6月6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第三幼兒園開展包粽子、“賽龍舟”、畫額、挂菖蒲和艾草等趣味活動,讓小朋友們 ……[詳細]

放紙鳶

  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紙鳶。它是玩具 ……[詳細]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 ……[詳細]

打午時水

  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打午時水即是端午當天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在井裡打水,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為大吉水,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 ……[詳細]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久遠,花樣繁多。“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詳細]

吃五黃

  五黃,即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吃五黃是漢族的民間風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詳細]